我们在行动

媒体关注

返回列表

中国经济时报--从开水馍馍到阳光校餐

宁夏60年·贫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何玲

2011年7月,国务院决定开展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首批以宁夏11个县区、31所农村小学为试点实施营养餐。

在这之前,西部大部分孩子上学时,除书包之外,还有个“标配”:用塑料袋装上饼子、馒头等干粮,到学校就着开水吃。

贫困之严酷,没有比儿童贫困更甚;生活窘迫,又最先体现在饮食上。通过营养改善,促进智力、体能发育,提高学习表现,进而保障收入能力——人力资本开发扶贫无疑是最精准的。

这项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起,在宁夏等地率先试点,继而在2011年形成国家政策在全国推广的中国儿童营养计划,惠及了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近1600个县,受益学生总数达3600多万。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在评价中国儿童营养计划时认为,在生命周期能力形成最有效的阶段实施这一战略,体现了政策的前置性和赋权特点。

如何提升用餐质量、安全的保障水平?如何确保资金的规范使用?如何做好营养改善状况的监测评估?宁夏因为扎实、细致、严格的相关工作,多次在全国分享宁夏经验。

这是固原市原州区头营中学9月12日公示的餐单:米饭、芹菜炒牛肉、炒土豆丝,就餐学生人数449人、教师10人。同时公示的,还有从主材到调料的详细成本。固原市原州区是首批“阳光校餐”项目试点县,通过手机“晒校餐”,在教育部“阳光校餐网”的平台上会实时传递学校校餐的加工、制作、分发、食用,价格核算等全过程。

“在国家补助4元标准的基础上,宁夏增加1.6元,提高到每生每天5.6元,除了中午的一顿正餐,每名学生每天早上免费提供1个熟鸡蛋。宁夏1216所义务教育学校、26.6万名受益学生。自2011年开始,中央和地方累计下达资金18亿元保障计划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财务处任保辉告诉记者,宁夏的地方投入、保障能力在全国都是突出的:在7个国家贫困县实施的基础上,将其他2个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同步纳入实施范围,率先实现贫困地区全覆盖,让党的关怀惠及更多贫困学生和家庭;建立公用经费补贴制度,按照生均60元标准核拨补贴经费;实行陪餐教师伙食补助机制,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按照师生1∶24的比例,对陪餐教师给予生活补助。

宁夏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和资金运行7年“零事故”,2017年6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从全国100个试点县中选出了20个先进县,宁夏同心、海原、彭阳、原州区获此殊荣。

饭菜温度、就餐秩序、饮水净化、餐具消毒,宁夏在管理细节上下足了功夫。

马小红通过培训,在原州区杨郎中学餐厅工作。她告诉记者,原料采购,米面油是集中招标采购,蔬菜、肉蛋等冷鲜食品是定点供应;食品贮存在入库、验收、通风、防尘、防鼠、防虫害环节都要检查;餐厨集中高温消毒,会安排高低年级错时、分区域就餐。

原州区教育局杨永强介绍说,2013-2015年,宁夏医科大学对项目实施范围内的学生体质进行纵向追踪监测数据表明,学生平均身高增加了0.8厘米,营养不良率由4.7%降低到3.9%,贫血患病率由8.6%降低到7.6%,体重正常率由42%提高到43.9%。

最早吃营养餐的5年级学生,将陆续进入高校、职校的学习,正在成长为劳动力的主力军。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871291460568625&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