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改善

精彩案例

返回列表

阳光校餐: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记者 夏咸恩 通讯员 汪正玺 罗勇


9月14日,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观察者网等近百家媒体,对鹤峰县五里乡潼泉希望小学每天公示营养餐的做法进行报道,得到众多网友点赞。


“其实这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全县所有学校都是这样做的。”潼泉希望小学校长王洪霞说。


鹤峰地处鄂西南边陲,是革命老区、国家重点扶贫县。基于区域劣势及经济落后,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学校三成学生为留守儿童。“能在校吃上一顿热乎的午餐”一度是山里孩子的奢望。


2011年,鹤峰县政府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签订“免费午餐计划”合作协议,通过“1+2”(政府出1元,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出2元)模式,让全县43所农村学校4381名学生吃上了免费午餐。


2012年,鹤峰县被列为国家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该县又创新将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和免费午餐项目有机整合,全部食堂供餐,学生由原来免费一餐扩大到两餐,即“营养早餐”和免费午餐,被媒体誉为全国独有的免费午餐“鹤峰模式”。


“让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阳光惠民工程”,是鹤峰对全县22万老区人民的庄重承诺,也是对部分网友质疑微博公布的内容和孩子吃下的饭菜是否相符问题的最好回答。



制定学生食堂管理制度、食堂卫生安全应急预案、食堂“五员”,即技能炊事员、卫生监督员、营养指导员、质量评判员和价格监管员,保障免费校餐阳光、安全运行。


鹤峰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教育、物价、民政、卫生、工商、药监等10多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免费午餐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先后出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及免费午餐实施方案、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办法、学生实名制学籍系统数据采集工作方案等规章制度。


同时,该县各项目学校严格按照要求,组建工作专班,制订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层层签订责任状,安排专人负责食品原料采购、餐具消毒、设备清洁等环节监督管理,建立食品留样监测制度,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全方位筑起制度“防火墙”,推动免费午餐平稳、健康、有序实施。


“所有学校食堂配备的是高清探头,每个监控点人脸清晰可辨。”鹤峰县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该县项目学校的操作间与餐厅里都安装有视频监控设备,在电子视频实时监控下,学生就餐情况、食堂工作人员着装及操作情况、食堂清洁卫生情况等尽收眼底。


鹤峰县政府、县教育局,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及为“免费午餐”献爱心的社会爱心人士,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联网PC,直接输入网络IP地址、域名进行远程访问,实时监控,增加透明度。大家随时随地可以了解“免费午餐”达标与实施情况,让捐赠者捐得舒心、就餐者吃得放心。



“各校均开通新浪微博,做到食材采购情况、出入库情况、消费情况、就餐情况及学生人数每日及时更新,接受师生、家长、社会各界的监督。”鹤峰县教育局后勤办负责人说。


鹤峰县各项目学校规范了资金和物资管理,做到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把食材采购关、入库关、出库单、盘存关,所有物资台账与学校微博完全一致。推行财务民主公开制度,实行就餐学生实名统计公开制。各校设有公示栏,学校每月、每周、每日消费账目,今日菜谱,监督委员会值日名单等一目了然。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定期委派稽核人员或聘请各级媒体记者不定期地对免费午餐项目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各校免费午餐项目实施情况实行全面监督。每所学校都成立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学校免费午餐项目的管理。


随着免费午餐的深入实施,鹤峰县农村学校的硬件、软件设施大为改善,整体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全县没有孩子因为生活原因辍学,极大地减轻了贫困家庭负担,改善了农村学生生活质量。


而且,免费午餐项目实施过程中为部分农村贫困家庭提供了就业岗位,使其有一份稳定收入而甩掉“贫困帽”,达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


截至目前,免费午餐“鹤峰模式”已健康运行7年,项目共计投入资金3900万元,累计开餐学校58所,现开餐学校44所,受益人数累计约9万人次。


发布时间:2018-09-25 09:42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夏咸恩,汪正玺 罗勇            编辑:李徐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