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改善

精彩案例

返回列表

宁夏教育民生扶贫采访见闻之一: 从“一个鸡蛋”到“热汤热饭”

2017-05-22 来源:《人民政协报》


为迎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日前,教育部新闻办组织中央部分媒体赴全国各地,采访报道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5月8日,记者跟随由教育部新闻办主任续梅率领的采访团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并围绕教育民生扶贫主题展开采访报道。


中午12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甘沟小学的下课铃声准时响起。下了课的孩子们飞快地收拾好书本,拿出餐具,直奔学校的食堂。食堂门口,已经有排好队的班级,开始等待用餐。


宽敞明亮的食堂里,一排排桌椅整齐地摆放着。若干个装满饭菜的不锈钢容器,被按照不同年级摆放在餐桌旁。学生们排队进入餐厅后,有餐厅工作人员依次给孩子手中的饭盒里盛上两个热菜、一大勺白米饭和一碗热汤。


按照食堂墙上公示的主辅食标准,这顿午餐的主食是米饭,两个热菜分别是热牛肉炒粉条和清炒土豆丝,还有一个青菜汤。“学校的饭菜很好吃,每天都有肉。而且不够吃的话还可以加,我吃得很饱。”学校4年级的学生马莹莹说。除了学生,在食堂里和他们一起吃饭的,还有学校的老师。近年来,为了给教师提供方便,宁夏政府设置了“陪餐”制度,让老师和学生一起享受免费午餐,使他们能够安心教学。


食堂入口处,一个实时显示食堂内部各个操作间的大屏幕分外显眼。“从原材料的储存到饭菜摆上餐桌,整个过程学生和家长都随时可以在这个屏幕中看到,大家都放心。”校长何万里介绍说,学校一直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食堂工作人员招聘之前先要进行体检办健康证,没有传染病才能进入食堂工作。食物配送来以后,工作人员会进行全面的验收,包括它的质量、数量,只有合格以后才能计量入库、入账。“只有食品安全做好了,才能保证学生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如今学生对饭菜的满意、食堂管理规范,这都得益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在宁夏率先试点,在经历了营养早餐工程、免费午餐工程、营养改善计划三个阶段后,宁夏的农村孩子们从此告别了“馍馍开水”午餐,吃上了热乎营养的饭菜。6年来,因为实现了营养餐食品安全和资金运行的“零事故”,宁夏的这一成功经验被称为“宁夏模式”,由教育部面向全国推广。


从最初早餐的“一个鸡蛋”,到现在的中午“热汤热饭”,目前,宁夏已在11个县区施行了营养改善计划。在具体实施中,则立足做好两个加法:一是国家试点加地方试点,覆盖群体更大;二是早餐加午餐,营养更丰富。具体实施标准为每天5.6元,其中早餐一个鸡蛋0.6元,午餐5元,比国家的4元标准高出1.6元,超出部分和地方试点资金全部由自治区承担,每年需1.2亿元;受益学生近25.6万人,其中国家试点16.1万,地方试点9.5万。在固原市隆德县张程乡中心小学,无论是寄宿的学生还是走读的孩子,也都同样能享受到营养的早餐和热腾腾的午餐。“我家是低保家庭,没想到国家不仅解决了孩子上学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连营养餐也管了。”学生家长杨俊发说,家里早上经常来不及做饭,孩子总是不吃早饭就出门了。即使带了吃的,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也只能带个馍馍,连热水都喝不上。营养餐实施以后,孩子每天都能规律地在学校吃饭,不仅精神状态明显好多了,身体比以前结实了,感冒也明显减少,而且家里还省去了很多开支。


作为家长,杨俊发看到了孩子身上发生的切切实实的变化,而来自宁夏医科大学和自治区卫计委的检测数据也显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几年里,实施范围内国家试点县学生平均身高增加了0.8厘米,营养不良率由4.7%降低到3.9%,贫血患病率由8.6%降低到7.6%,体重正常率由42%提高到43.9%。从监测数据来看,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已经成为宁夏教育领域在全国的一张“名片”。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系统工程,其不仅使农村孩子的健康水平逐年提高,体质得到了改善,还助推了精准脱贫。宁夏教育厅厅长郭虎介绍说,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11个县(区)是宁夏实现精准脱贫的主战场。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使得膳食资金流向市场,对于繁荣市场经济、带动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困难地区群众的收入。“最重要的是,每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每年每人可因此为家庭减轻负担1120元。孩子中午不回家吃饭,还可以让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和务工创收,对助推精准脱贫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报记者 奚冬琪)


原文网址:https://www.rmzxb.com.cn/c/2017-05-27/1561178.shtml